2020年初,一只「黑天鵝」飛奔而下,不可預測、史無前例、破壞力大,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21世紀以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武漢封城、高考延期、奧運會推遲、美國連續熔斷......我們一次又一次見證歷史。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者昌,逆者亡。
歷史的一個轉折,可能就是普通大眾的小半生,時代的一粒沙,放到個體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但是,危機與機遇同在。
總體來說,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造成大的影響,中國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在某種程度上,也驅使建筑行業的改革和發展。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2020年建筑行業即將發生的10大變化。
1
BIM將進入深水區,用價值打破罵聲和質疑
疫情肆虐,傳播力強,短時間內需要大量的病床用來收治病人 ,那就必須快速建立臨時醫院,這是對我國醫院空間資源彈性應對能力的考驗。
確診病例爆發性增長,倘若錯失了隔離收治的黃金時期,可能導致疫情加速蔓延。
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政府緊急決定建立火神山醫院,專門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5小時內出方案,24小時出施工圖,一邊施工一邊修改方案,在這過程中BIM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醫院空間屬性復雜,信息量較大,BIM具有強大的可視化和數字化表達能力,并且可模擬,可出圖,其中還包含豐富的空間信息數據,通過對信息數據的挖掘和重構,實現對醫院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加快醫院的施工進度。
回顧BIM技術在國內十幾年的發展,在罵聲中不斷沉淀,這次疫情也給所有建筑人一個很大的啟示,BIM將進入深水區,用價值打破罵聲和質疑。
2
裝配式加速發展,迎來新的利好時機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及各個方艙醫院的快速落成,引得國外震驚和熱議。
在美國肯塔基州最大的城市,路易斯維爾市要建立一座醫院,首先光討論方案就需要10年,還不一定能通過。
在湖北武漢,1000張床位,并可容納2000名醫護工作者,同時各項醫療設施到位,只用了10天。
中國快速組織力量和高效施工體現了硬核的中國建造能力,之所以創造這樣的奇跡,裝配式技術在其中尤為關鍵。
裝配式建筑具有模塊化、定制化、高效化、綠色化特點。
火神山醫院利用當地施工單位的現有庫存,用集裝箱進行模塊化拼裝成一個個病房,針對有特殊高要求的ICU等場地采用輕鋼結構加鋼制復合板結構,大大地加快了醫院的建造進度。
這次疫情也給建筑業帶來深刻的啟示,緊急時刻只有裝配式建筑能做到如此快速的建造。
未來在政策和環境的雙重作用下,裝配式建筑將不斷的成熟,行業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
3
重塑認知,驅動智慧城市發展
城市的形成標志著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的高級形式。
春節期間,武漢疫情蔓延,1000多萬人困于城中,不得出入,在這個時候,一個城市的數字能力將嚴重影響這個城市的運營效率,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所在。
當然這么說,可能有些不解,那么到底智慧城市是什么樣的?
阿里云王堅博士曾在節目中談過,智慧城市就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更高效合理的管理城市。
比如,在杭州,將「城市大腦」與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等特種車輛連接在一起,當特種車出現時,路上的紅綠燈就會自動調整,保持交通順暢。
那么,假如一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和「城市大腦」進行關聯,疫情前期,我們可以定位每個人的行蹤,掌握每一個人流向,并針對性進行相關提醒和隔離指導,就可以更快地阻止病毒的傳播。
雖然智慧城市已經被提了很多年,但是距離理想的狀態還相差太遠,相信通過這次疫情,一定會重塑大家對智慧城市的認知,并且進一步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4
線上協同辦公,可能成為未來的潮流
疫情突發,國務院宣布延長春節假期,隨著疫情惡化,許多企業開始線上辦公。
很多人認識到上班不一定要在辦公室的格子間,開會也不一定要在會議室,工程項目的匯報也不必面對面進行,很多事情通過線上辦公都可以完美解決。
工程項目的資料數據都可以通過線上存儲和處理,通過項目共享協同平臺中的相關權限設定,實現項目集中存儲的各類資料(圖紙、模型、變更、方案、交底資料等)的在線查看、在線下載、線上審批、線上確認等文件協同辦公。
項目相關人員還可以通過網頁端、手機端等實時查閱文件或查看文件審批進展、審批意見問題狀態等全程留痕,客觀反應真實情況,便于理清各種責任。
項目資料云存儲,避免機器損壞、人員流動導致項目資料丟失問題。
疫情對傳統辦公模式造成很大影響,同時帶動了很多新型辦公模式的發展,也迸發了很多線上云服務,線上辦公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潮流。
5
數字化轉型,將迎來建設投資高潮
3月2日,在杭州市戰疫情促發展工作推進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表示,2020年疫情之后,一定會迎來新一代數字基礎建設投資高潮。
當前,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5G、區塊鏈以及BIM等底層技術的日趨成熟,將加速建筑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建筑工地是一個人員聚集的場所,感染的風險也較大,通過人臉識別+測溫模塊+閘機解決方案,就可以實現對體溫異常人員的自動化監測、預警和管控,及時排除感染風險,也可以降低管理者的管理難度。
一旦施工現場發生疫情,公司和項目的領導可以通過廣聯達BIM5D+智慧工地數據決策系統及時了解詳情,哪個項目,哪個人,去過哪個角落都可以了若指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數字化轉型的價值也不止于此。
這次疫情再一次讓建筑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迫切性,未來建筑企業的競爭是數字化的競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效益。
6
重視供應鏈管理,未來的競爭關乎供應鏈能力
疫情發生,物流、交通和需求都會隨之發生改變,庫存、交付、成本、質量等問題也會爆發,全球的供應鏈可能遭遇寸寸截斷。
為什么供應鏈如此重要?
當很多巨頭企業到處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時候,拼多多只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就做到了400億月流水的驚人規模。
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拼多多對傳統供應鏈的改變。從選品到組貨,甚至整個供應鏈,不斷優化和提升后端運營能力,從上游就開始變革,"以銷定產",大大降低了供給側商家的運輸、存儲等成本,促進了供需之間的平衡,達到多方共贏的局面。
疫情之下,廣聯達旗下廣材網、平方網通過直連供應商的方式找到火神山醫院所需建材物資,供應商快速響應,將物資交付火神山項目組,疫情就是命令,醫院早一天建成,就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
特殊時期,物流通道就是生命通道,京東依靠其背后的強大供應鏈基礎設施能力,緊急調撥物資、協調車輛、規劃路線,第一時間將抗疫物資運輸到戰疫一線。
未來建筑企業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一條供應鏈與另一條供應鏈的競爭。
而且,供應鏈的每一環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就像是一副多米諾骨牌,任何一塊倒掉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個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就必須擁有供應鏈能力。
7
現金流管理至關重要,中小建筑企業沒有現金流是致命的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無論個體還是企業,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尤其中小企業。
對于餐飲業來說,可能是遭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現實就是很殘酷,仿佛整個行業集體按下暫停鍵。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曾表示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
海底撈停工一天,或損失8000萬;
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不減薪資,可能損失5億;
建筑企業也不例外,它們普遍會面臨應收款項回收滯后和應付款項支付困難等難題,轉移、分擔、防范和化解現金流管理問題是每個企業都要具備的能力。
沒有哪個企業可以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沒有利潤可能會在痛苦中掙扎,但是如果沒有現金流只能在無奈中等死。廣聯達新金融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一戶一案,幫助企業減輕財務壓力。
復旦大學教授李若山曾講述:疫情就像是一次大閱兵,能夠快速檢驗出對現金流管理不夠重視的企業。
通過這次疫情,一定會讓很多建筑企業意識到現金流的重要,繼而更加重視現金流的管理。
8
新基建屢被點名,或成為下一個風口
在這個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新基建”屢次被提及,可見其寓意非凡。
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板塊。
為什么發展新基建?
傳統基建導致產能過剩讓行業繼續惡化,而且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在遞減,而新基建是通過發展高科技等新興產業來實施補短板,中國的新基建前途無量。
當然,新基建的“新”,不單單指新興技術和新興產業,無論新基建還是傳統基建本質都是基建,新基建關鍵是要從傳統基建的模式中跳脫出來,尋找基建中新的增長點,為國家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近日,31省已經發布2020年重大項目清單,這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基建狂潮,我們拭目以待。
9
各領域短板頻出,補短板是當務之急
“補短板”這個詞匯來源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去一降一補”。
如今,從蝴蝶效應、青蛙現象到刺猬理論、破窗理論,很多經濟學中的理論被應用到中國經濟以及各行各業的發展中,“補短板”就引自非常經典的“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是指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那塊木板的長短,補短板的意思是整體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最弱項的能力高低。
在這次疫情中,各個領域都顯現出很多短板:
公共醫療設施投資較低,尤其醫院病床短缺,難以應對突發疫情;
交通運輸壓力大,物流倉儲設施不健全等問題亟需改善;
城市治理水平有限,公共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城市改造工程留有重大隱患,比如,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疫情之后,整個建筑行業乃至國家必將重新思考這些問題,各領域補短板會成為接下來的一個趨勢。
10
惶者生存,樹立危機意識越發重要
7年前,阿里曾經做過一款跟微信正面競爭的產品,叫做來往,馬云表示:“就算最后成不了氣候,也能促進微信的不斷創新”。
微信果然不負眾望,在各種危機下縱橫社交領域近十年。
而就在微信問世的第二年,一個當時很不起眼的創業公司誕生了,叫字節跳動,短短8年時間不到,在各大巨頭的圍剿之下,張一鳴帶領團隊打造包括抖音在內的多款現象級產品,并且做到年營收1400億的規模。
張一鳴卻常說,我們并不完美,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今天松懈了,明天就有人攻占你的山頭。
疫情的發生也讓很多建筑企業措手不及。
項目復工、項目防疫、施工進度、年度營收計劃、工程索賠等問題接踵而至,如果建筑企業不能站在一個全盤的視角審視全局,靈活應對不可預測的危機,那么或將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因此,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正確樹立危機意識越發重要,未雨綢繆,防范未然,企業才能長久穩定的發展,整個建筑行業才能穩步的向前。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化,當我們無法改變的時候,就去適應變化。
|